您好,欢迎来到陕西省水利技工学校官网!

联系电话:029-36382375    36381212

欢迎访问陕西省水利技工学校官方网站  学院网址:www.sxsljx.cn  联系电话:029-36381212  029-36382375

在线报名

在线报名

教研教改

TEACHING REFORM

河道截流

分类:
教研动态
作者:
来源:
2017/06/04 18:26
【摘要】:
1、截流:拦截河水、使水流经泄水建筑物下泄。  2、截流过程:进占、护底及裹头、合龙、闭气。进占:在河床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向河床抛填截流流材料、束窄河床。护底及裹头:对河床及龙口戗堤端部进行防冲加固。  合龙:封堵龙口,使戗堤合龙。  闭气:在戗堤迎水面设置防渗设施。   一、截流的方式(立、平、综合)  1、立堵法截流:将截流材料从龙口一端向另一端或两端向中间抛投进占,逐渐束窄龙口直到全部拦断。 
1、截流:拦截河水、使水流经泄水建筑物下泄。  
2、截流过程:进占、护底及裹头、合龙、闭气。
进占:在河床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向河床抛填截流流材料、束窄河床。护底及裹头:对河床及龙口戗堤端部进行防冲加固。  
合龙:封堵龙口,使戗堤合龙。  
闭气:在戗堤迎水面设置防渗设施。  
 

一、截流的方式(立、平、综合)

  1、立堵法截流:将截流材料从龙口一端向另一端或两端向中间抛投进占,逐渐束窄龙口直到全部拦断。

  特点:水力条件不利(合龙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流速比平堵大)所需截流材料粒径大,易造成对河床冲刷,对河床护底要求高,准备工作简单,造价低。

  适用:(1)岩基或覆盖层较薄的岩基河床;

      (2)河床采用适当的护底措施。

 2、平堵法截流:在龙口全线均匀地逐层抛投截流材料,直至抛石堆体高出水面将河道水流截断为止。
 


 特点:单宽流量小,流速小,抛投材料粒径及重量小,戗堤工程量小,抛投强度大,施工速度快,对龙口护底要求不高,费用昂贵,技术复杂。

  适用:平原软基河流。

  3、其它截流方式

 (1)爆破截流、定向爆破截流:岩石坚硬,岸坡陡峻。爆破砼预制体截流。

 (2)下闸截流——人工泄水道。

 (3)浮运沉箱或沉船法截流——海口工程。

  二、截流日期及设计流量

  1、截流时间的选定。(枯水期初)

  1)截流年份:根据枢纽工程施工控制性进度计划或总进度计划决定。

  2)截流时段:

  A、全面考虑河道水文特性和截流前后应完成的各项控制性工程要求,合理使用枯水期的前提下尽可能在流量较小时截流。

  B、兼顾通航、灌溉、供水、过木要求,尽量使截流对河道综合利用的影响最小。

  C、有冰情的河道,不宜在流冰期进行截流,以避免截流和闭气工作的复杂化或失败。

  2、截流设计流量的确定

  方法:频率法(重现期法)即在根据已选定的截流时段,采用该时段内一定频率的某种特征流量值(旬平均,或月平均流量)作为设计流量。

  对大型工程截流:通常以选取一个流量为主,并考虑较大,较小流量出现的可能性,用几个流量进行截流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。

  三、龙口位置与宽度选择

  1、位置:地质、地形条件及水力条件。

  A、地质条件:河床抗冲能力强的地方。

  B、地形条件:没有顺流向陡坡和深坑,底部基岩面粗糙,参差不齐的地方,龙口周围有宽阔的场地。

  C、水力条件:设置在正对主流处——通航

  2、宽度

  A、有通般要求——着重考虑通航要求。

  B、根据水力计算,对龙口底部和两侧裹头部位的冲刷影响。

  C、合龙施工强度高,工程量不宜太大。

  四、截流抛投材料

  种类:容重大,抗冲能力强、石块、砼块。

  尺寸:通过水力计算及工程拥有的起重运输设备能力确定。

  数量:备料量为设计用量的1.3~1.5倍。
 


1-4 基坑排水

  一、按排水时间及性质可分为:

  1、基坑开挖前的初期排水:包括基坑积水,以及在排除基坑积水的过程中围堰堰体,与基础渗水和可能出现的降水的排除。

  2、基坑开挖及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经常性排水,包括围堰、基坑渗水、降水,地基岩石冲洗与混凝土养护用废水等的排除。

  二、按排水方法分:明式排水(泵抽),暗式排水(人工降低地下水位).

  1、基坑为细砂土、砂壤土地基时,随基坑底面下降,坑底与地下水位的高差变大,受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,产生滑坡,坑底隆起,破坏。

 

  2、暗式排水的基本做法:在基坑周围设一些井,地下水渗透入井中即被缺陷走,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面以下。)
 
 


(二)排水布置

  1、初期排水的水泵站布置。

  1)充分利用地形(靠岸边、下游围堰堰脚)

  2)避免施工干扰,转移次数少。

  3)尽可能和经常性排水统一考虑布置。

  固定式布置:水泵吸水高度足够时,泵站布置在堰上。

  水泵吸水高度不够时,水泵沿基坑水位下降而下移,安放在基坑内较低的固定平台上。

  浮动式:将水泵放在浮船上。

  2、经常性排水系统布置。

  1)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排水系统布置。

  布置原则:不妨碍开挖和运输工作。

  2)修建建筑物时的排水系统:通常布置在基坑四周,且在基坑外缘设排水沟或截水沟。

 (三)排水注意系统

  1、检查吸水管接头及吸水口安装位置。

  2、排水过程中,注意观测水位、围堰、岸坡等的变化情况,检查有无漏水及下陷现象,防止滑坡、沉陷、渗透破坏。

  二、暗式排水

  1、管井法:

  管井组成:井口、滤水管、沉淀管、不透水管

  抽水设备:离心泵、潜水泵、滤井泵

  2、井点法:渗透系数0.1~1.0m/d时采用

  常用轻型井点:井管,联接弯管,集水总管,普通离心式,真空泵,集水箱组成。 

相关附件

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